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
七部门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
海南省住建厅发布《海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
11月12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通知提出可利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由纳入名录管理的土地储备机构实施,优先收无力或无意愿开发、已供应未动工的住宅和商服用地,其他如进入司法程序、因低效开发或建设需收回、已动工地块中规划可分割未建部分等土地也可纳入。
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可加速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缓解地方政府土地储备和开发的资金压力。建议结合城市更新等方向,梳理土地供需情况,优化土地供给结构。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86344.htm
11月1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计划提出要加快产业绿色化转型,严防污水废液渗漏,推动重点区域污染地块治理。用好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建议地方逐步深入谋划产业绿色转型、污染治理、节能减碳等类型项目。可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投向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污染治理、节能减碳专项、地方政府专项债生态环保”等资金的支持。如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绿色化改造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3/202411/t20241108_1093746.html
11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以产业园区为基础,聚焦区域主导产业,推进职业学校专业等五大关键要素改革,深化多主体合作,引导职业学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建议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摸排人才渠道来源,制定地方人才输出计划,加强校企联动,推动职业、专业院校为地方发展服务。如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1/content_6986632.htm
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以种适地”发展盐碱地种草、加强饲草生产基础建设、提升饲草种业水平和推动饲草全产业链发展。
各地因地制宜,建议有基础条件的地区,针对性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圈。同时可积极申报资金支持,如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如饲草料一体化加工基地项目、饲草粮蔬种植基地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1/content_6985290.htm
11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通知明确,地级城市资金能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的项目,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
建议地方以产业导入为前提,提出区域城市更新主题及范围,对区域内城中村、老旧小区(厂区)、基础设施等统筹考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盘活闲置资产;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拟定建设模式。如城北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南新庄城中村改造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202411/20241115_780863.html
11月14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海南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征求意见稿)》,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和其他遗产,提出了不同保护要求。通过创新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融合城乡建设,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达到弘扬历史文化的效果。
建议从历史文化美德弘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多角度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及产业融合发展;并可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等专项资金。如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
政策链接:
http://zjt.hainan.gov.cn/szjt/0503/202411/039dee38ad3742feb9dce59074b623d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