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谋划新政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析

2024年12月19日       点击:  163  次


一周新政速览2024.12.7-12.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总体部署与重点任务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

“经济发展生动实践”专家谈系列之三—《“八八战略”,引领实践》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

多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多部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01
中央政治局会议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做出了部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扩大内需;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推进绿色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是以提振消费、释放内需为核心,同时针对传统行业的绿色化转型,新质生产力的探索应用等。建议围绕“两新”综合考虑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议以城市更新核心目标为背景,逐项研究本地适宜的城市更新类型,如整治类、改建类和拆建类等多类型,充分释放内需平稳房地产市场;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空间的同时,研究城乡融合区块定位,谋划一批产业及配套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1679.htm


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11日至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经济工作需要做到五个“必须统筹好”即“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总供给和总需求、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同时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部署与重点任务。总体部署主要有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重点任务包括九个方面:扩大内需、科技引领、体制改革、对外开放、防范风险、城乡融合、区域活力、绿色转型、改善民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12月9日会议基础上更为细致地指出了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建议重点谋划“两新”、“两重”项目;结合化债及提高财政赤字等政策,谋划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项目,切实优化财政预算支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结合消费提质升级,优化消费类产业结构,构建商业层次体系,积极深入谋划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逐步落地。依旧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推动全国碳市场。根据实际需求谋划城市更新项目,如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等,盘活存量是下一步重点。

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2/content_6992258.htm


03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

12月13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部署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做好经济宣传和预期引导。二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两重”建设、做好“两新”工作。三是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举措,攻坚重要领域改革,抓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四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建“一带一路”。五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制造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抓好数字经济。六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协调发展。七是统筹区域战略和联动融合发展。八是强化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全力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九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十是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加强民生保障。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础上,首推民营经济发展,建议明晰本地主导产业,延伸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借助政策鼓励支持重大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依据主导产业,精准引入民营资本;也可结合PPP新机制谋划一批适宜本地的重大项目;其次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谋划补短板、保民生等项目;建议结合当地实际产业需求,谋划能源类、供应链类项目;在区域联动发展上,可以结合城乡融合发展,也可参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展社会保障一体化、科创长廊建设、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ndrc.gov.cn/fzggw/wld/zsj/zyhd/202412/t20241213_1395007.html


04
八八战略方面

12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三里河工作室,联合出品“经济发展生动实践”专家谈系列之三—《“八八战略”,引领实践》,“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建设及“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发展“地瓜经济”等。

建议适宜谋划创业园区、孵化器项目,物流枢纽建设项目;跨区域谋划合作产业园项目;谋划特色产业升级及产业集群培育项目;以核心产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和美乡村群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谋划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ndrc.gov.cn/xwdt/spfg/zfzjt/202412/t20241212_1394985.html


05
电力新型经营主体方面

12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应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和调节能力,参与电力市场享有平等地位。鼓励资源聚合,优化市场注册流程,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提升交易灵活性。新型经营主体按交易类型计量结算,由电力交易机构出具结算依据。制修订相关标准,规范交易行为。电网企业、电力市场运营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电力交易和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安全。

在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11月30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各地在对电力安全的高度重视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等分散的能源资源,协同参与系统运行和市场交易,谋划虚拟电厂项目。也可支持具备条件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开展智能微电网建设,以新能源为主要电源,配备一定的智能调节和自平衡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运行或与大电网联网运行,谋划智能微电网项目。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1420.htm


06
中医优势专科方面

12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意见从国家、省级、市县级三个层面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主要举措包括:提高临床疗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优化护理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临床科研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培育专科特色文化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意见提出到2029年建成一定数量的不同层级中医优势专科,构建“纵向成集、横向成群”的集群发展模式,围绕“专病、专家、专药”打造品牌专科。

可以针对中医优势病种,挖掘医学典籍、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结合临床实践,谋划中医临床疗效提升项目;也可以加大对中医优势专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的投入,引进先进设备,谋划中医急诊及重症学科建设项目;选拔优秀继承人跟师学习,传承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鼓励中医优势专科开展中医医疗技术创新,研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谋划中医创新研发基地建设项目。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2017.htm


07
医养结合服务方面

12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主要内容有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严格质量控制,促进质量共治;提升服务质效,优化团队服务,完善协作机制,发展居家社区服务,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发挥中医药优势;强化队伍建设,壮大服务力量,拓展培养培训;保障服务安全,确保医疗服务安全,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加强部门联合监管,做好传染病防控。

建议搭建居家社区医养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医生等资源,谋划居家社区医养服务项目;开发智能化健康管理设备和软件系统,如远程健康监测设备、智能康复辅助器具等,谋划“互联网+医养结合”创新应用项目;推广中医药在健康养老方面的适宜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谋划中医药健康养老项目;整合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培训资源,建立医养结合人员培训基地,谋划医养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项目。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2253.htm


08
中小企业数字化方面

12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围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明确2025-2027年目标,提出多方面措施。包括实施“百城”试点,探索转型路径;分类梯次改造,针对不同层级企业开展集成或场景改造,推广“上云用数赋智”;推进链群融通转型,通过龙头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带动中小企业;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赋能,发布应用指引等;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据管理利用与开发能力;提升供给质效,发展适配产品,培育优质企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构建标准体系等。保障措施涵盖组织、资金、人才、交流、国际合作等方面,以构建良好转型生态,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建议通过推广龙头企业牵头的供应链链式转型和平台间驱动的产业链链式转型,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在5G、人工智能、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化领域加大创业创新力度,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针对省级专精特新及规上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场景深度改造,包括软硬件一体化改造和设备更新等。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12/content_6992542.htm

QQ在线咨询
0551-65129999